武冈市司法局打造“四位一体”社区矫正工作新格局

【时间:2012-09-13 17:16】【来源:邵阳新闻在线】【字体:

  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张颉如)8月10日上午,武冈市头堂乡社区矫正对象唐某专程到市司法局汇报自己创办养殖场的情况,并连声感谢乡司法所干部为其创业牵线搭桥,让他尝到了勤劳致富的甜头。这是武冈市司法局打造教育、监管、服务、疏导“四位一体”的社区矫正工作格局,凸现人文帮扶帮助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的一个缩影。

  社区矫正对象服刑的环境在社区,其生存保障完全依靠罪犯自己及其家庭经济来支撑,如果没有生活来源又没有就业其生存问题就会成为一大难题。尤其对于丧失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抚养人和基本生活来源的矫正对象就更需要社区矫正组织采取积极的措施和办法加以帮助与保护。矫正对象犯罪大部分因贫穷而引发,况且回到社区大多数人还要承担家庭生活的重任,不解决他们的生活出路、就业谋生等紧迫的问题,社区矫正行刑工作不仅难以开展也难有成效,甚至还会导致矫正对象重新犯罪。

  根据社区矫正试点以来的工作实践,进入社区服刑的矫正对象在诸多方面遭受极大的考验,他们的名誉、信用丧失,社区群众不敢和他们接近,过去有职业的人大多数因受刑而失业,有财产的人大多数亦因受刑而破产,原在学校读书者也因受刑而失去学籍,尤其是从监狱服刑转到社区矫正的对象面临就业困难、拖累家庭、社会歧视等三方面突出的困境。这些因素往往导致社区矫正对象心理脆弱,尽管他们中绝大多数有诚心悔过、重新做人的决心和愿望,但回归社会后如果不能得到妥善安置,没有生活出路,重新犯罪的可能性极大。

  武冈市司法局在社区矫正工作中,日益创新帮教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的社区矫正对象具有不同的社会危险性,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强化的监督、社区服务、分类矫治、“相帮互管”等,在对社区矫正对象执行刑罚的前提下,积极渗透社会工作方法,尽量体现对其人文帮扶,为完成矫正对象的再社会化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对矫正对象的强化监督,在强调惩罚和控制的同时,对其给予不同形式的矫治服务和帮助,尤其是对于家庭经济困难或有失业、失学和情感危机的矫正对象,适时进行心理干预。根据矫正对象不同的类别,安排适合矫正对象的社区服务工作,到合适的机构从事社区服务。不同类别的矫正对象在社区服务的时间长短视矫正对象的表现优劣而适当增减,以增强其悔罪意识。分类矫治是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矫正对象,采用不同的矫治手段和方法,施以不同的矫治内容。

  在日常管理中,武冈市司法局紧扣“三步曲”。第一步:抓好“信息收集”,主动介入提前接茬。积极与法院、监狱及劳教部门联系,摸清底子。第二步:抓好“系统管理”,实时录入动态管理。在局机关设立中心数据库,各司法所作为客户端,实时录入重点对象每阶段的情况,形成电子档案,强化动态管理,实行资源共享。第三步:抓好“数据维护”,布好网络做好排查。在社区、乡镇建立了人头管理档案卡,每月一排查,完善月报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及时更新数据,力求“不跑不漏”,基本上杜绝了失控、脱管和漏管现象。

  同时,该局尝试推行重点对象“相帮互管”制度,即相互帮助、互相监管。具体做法是在“信息收集”时,侧重矫正对象的特长和专业进行牵线搭桥,让兴趣爱好相同的两类对象共同探讨守法和违法的利弊,使他们从心灵深处感觉遵纪守法的重要,不再危害社会。如去年10月,帮教干部在登记时获悉刑满释放人员李某有回归后搞养殖业的打算,假释对象唐某又有养殖业特长,立即进行牵线搭桥,他们两人一拍即合,很快在头堂乡某村合伙创办了一个新型养殖场。但在刚创建时,唐某日日夜夜地劳动,感觉太辛苦了,想重操以前的“偷盗”旧业,李某即以自己在监狱中6年的亲身经历进行劝导,使唐某很快就放弃了错误的想法。去年养殖场实现产值近10万元,获利3万多元。今年他们又养殖了300只武冈铜鹅、100余只乡村土鸡、50只内蒙古山羊、500头牲猪。前不久工作人员去回访时,李某深情地说:“尽管养殖很辛苦,但总比在监狱里强多了。”唐某也直言不讳地说:“要不是李兄的劝导,只怕我又坐在监狱里了。”截至目前,该市累计接收各类矫正对象189人,安置率和帮教率均达100%,尚无1人重新犯罪,极大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相关内容

分享到: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领导班子 - 动态消息 - 荣誉成绩 - 网站声明-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9-2023 © www.shaoyang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邵阳新闻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