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长安网 通讯员 李畅华
“没想到这么快这么方便就能达成调解,法院的效率坚定了我们企业发展的信心,真心感谢法院为企业发展护航!”买卖合同纠纷案原告的法定代表人王某在调解协议上签字确认后通过手机连连称赞。
4月22日,新宁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余辉带领该院诉讼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调研走访湘商产业园2家重点企业并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线上成功调解了这起买卖合同纠纷。随后,余辉与企业代表以座谈会的形式畅谈。余辉说,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是增强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提供平等、优质的司法服务,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是新宁法院义不容辞的责任。
近几年来,新宁法院充分发挥审判执行职能,创新工作方式,为当地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建立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和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诉源治理格局,对内积极推动“分调裁审”改革,对外形成多元解纷合力,全面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在诉讼服务中心设调解工作室负责诉前调解工作,与县矛盾调解中心、县工商联联动,建立了对接机制和诉源治理工作站。受疫情影响,新宁法院发挥信息化创新优势,运用线上调解、网上立案、云上法庭等智慧诉讼服务方式,实现调解“不间断”,立案“不打烊”,审理“云端见”,为企业提供更加方便、高效的诉讼服务。
妥善审理涉劳动关系案件。坚持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促进企业生存发展并重。2021年1月,湖南某食品公司因自身原因要终止劳动合同。年关将至,工人们面对即将到来的失业危机惶恐不安,情绪激动,纷纷向工业园管理委员会求助。管委会向诉源治理工作站反映该问题后,法院迅速启动绿色通道,通过7天时间耐心细致地组织调解,帮助165名工人与该公司达成诉前调解协议并进行了司法确认,工人们在年前顺利拿到第一笔补偿款。该案既保障了工人的合法权益,又缓解了企业发展中的资金压力,鼓励了劳动者与企业共渡难关。
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强化对财产保全申请的审查,防范恶意保全,损害企业正常经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选择“活查封”等保全方式,尽量减轻保全措施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针对案件审理中发现的民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新宁法院及时向相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三次。自2020年9月建立诉源治理工作站以来,新宁法院联合县工商联深入开展“送法进民企”活动,发布民营经济司法保护报告和典型案例,切实引导企业增强法律意识,防范经营风险,提升依法治企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