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东市佘田桥镇:安全出行 从“头”抓起

    【时间:2022-03-12 19:31】【来源:邵阳新闻在线】

    邵阳长安网讯(通讯员 罗程)在乡镇道路上,一辆汽车驶过的同时,必有三四辆甚至更多摩托车、电动车驶过。在乡镇,摩托车是群众出行的必备工具。

    多则不易管理,佘田桥镇党委根据湖南省《2022年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行动方案》和《邵东市农村道路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春雷行动”工作方案》联合交警四中队,派出所,镇综合执法大队等部门结合辖区实际,积极探索摩托车管理新方法,招招见效。

    让不戴头盔的同志“红红脸,出出汗”

    3月3日早上8时许,佘田桥镇中心街路口,五六人在路边一字排开站立,个个面露窘色。“他们骑摩托车没戴头盔,我们在进行交通法规普及教育。”佘田桥镇分管交通副镇长李海军告诉笔者。

    “我着急赶着送孩子上学,忘记戴头盔了。”3月7日,在佘田桥镇老钢厂交通劝导站检查点,一位中年妇女红着脸向劝导员解释。

    “我出门有些急,给忘了。”被“罚站”的村民曾某不好意思地解释,因为在人群中站了15分钟,他的额头已经渗出密密的汗珠,“我才站这一会儿就满头是汗,他们站了好久了,衣服都湿了……我认罚!”

    佘田桥交通站站长李旭旺告诉笔者,佘田桥镇各村摸排上来的,登记在册的摩托车不到1万辆,但实际数量不止于此。为了治理摩托车违规违法,该镇没少想办法。

    “农民出行主要靠摩托车,但许多摩托车属于二手交易甚至多手交易,没有相关手续,无法办理牌照。不让这些车上路不符合实际,上路后又隐患重重,只有先从“头”抓起,至少要先保证基本的出行安全。”镇党委书记王小文说。

    申姣连是湖东村妇女主任,揪住她不放的劝导员叫申中伟,两人都在村委会工作。不过,申中伟没有讲情面,认真地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劝导单》上登记了申姣连的名字以及她的违规行为。

    对不带头盔进行批评教育

    “我们第每次执法要对违规违法人员进行详细登记并处罚,对不戴头盔的同志,要责令戴好头盔再过来把车子取回,属于我镇的要把名单发给各村,是兄弟镇的也要把名单发给兄弟镇。要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才能让大家把出行戴头盔的思想深入人心。”佘田桥镇镇长周洋波说。

    家门口劝导 让交通违法不“出门”

    龙塘村对交通劝导工作很重视。每天结合村广播进行宣传教育,交通劝导站每天安排人员值班值勤,并随身携带小喇叭进行宣传。定期组织村委干部,小组长学习驾驶摩托车不戴头盔、违规载人、超速行驶以及酒后驾驶的危害。利用每次上门服务对村民宣讲酒后骑摩托车、没戴头盔的危害。

    拆除晴雨伞

    依托交通劝导站,在家门口堵住摩托车违法,是佘田桥镇的普遍做法。为了提高农村驾驶人安全出行的习惯,从去年3月起,佘田桥镇15个村两个社区建起18个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劝导站。如今,各村(社区)已经把驾驶摩托车不佩戴头盔行为以及其它危险行为列入村规民约,形成村民自我监督机制。

    达到报废标准的一律要处理好

    “我们村去年达到报废标准的摩托车有七辆,匀以经处理好了,他们的出行问题,我村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一帮一,结对子,解决出行难问题。”佘湖山村书记曾剑民对笔者说到。

    镇交通管理站联合镇执法大队,应急办对达到报废标准的车辆逐摸排,并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强制报废处理。

    笔者了解到,3月份以来,镇劝导站进行劝导680余人次,折除晴雨伞7把,对摩托车不戴头盔行为进行处罚37人次,扣押无牌无证车辆10台。全镇骑摩托车的戴帽达到了85%以上。


    分享到:
    责任编辑:阳恬甜
    2020-2021 © 版权所有
    湘ICP备090294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