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潘帅成 张居道)双清区石桥街道秀峰社区的大街小巷上,几乎每天都会出现一个居民们十分熟悉的身影,只见她个子不高不矮,身材不胖不瘦,身着警服,背着双肩包,皮肤有点黑,时而传来朗朗笑声。
她就是石桥派出所秀峰社区民警吴小兰。
作为最基层的警务工作者,排查隐患、义务巡逻、化解矛盾,她是和谐社区的“平安符”;宣传政策、采集数据、提供情报、反馈情况,她是确保公安工作高效开展的“神经元”;关爱孤寡老人、资助贫困居民,她是困难群众的“娘家人”。
和谐社区的“平安符”
每周二、四、六晚,吴小兰都要参加秀峰社区的义务巡逻,从夜晚7时到深夜12时。平时没有巡逻的时候,吴小兰也会利用休息时间在各个居民小区走访,她的工作标准是:“所有的小路、院落,全部都要走到”。走访时她常问群众家里有没有什么困难?对社会治安管理有什么意见建议?附近有没有做贼的?
今年3月,吴小兰在走访中了解到,双清区政府家属楼二楼一户人家有些异常,不分白天黑夜,陌生人出入频繁。经过多次蹲守确认,吴小兰判断这里很有可能是一个吸毒、贩毒窝点,随即将情况向石桥派出所汇报。派出所立即派人根据吴小兰提供的线索进行摸排、侦查,最终抓获贩毒的宁某和另外5名吸毒人员,一举端掉了一个以贩养吸的贩毒、吸毒窝点,附近居民拍手称快。
今年5月的一天晚上8时许,秀峰社区4组居民李晚英在陶家冲路口发现有市民骂架、眼看就要动手,她没有拨打110,而是直接拨通了吴小兰的电话。几分钟之后,吴小兰闻讯赶来,迅速化解了这起矛盾。李晚英说:“我们个个认得她,有事就直接打她电话,她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的。”
高效工作的“神经元”
“辖区1502户、4302人,实体房屋380多栋,5家单位,4个幼儿园,1个中学,1家网吧,没有企业。”谈起秀峰社区的基本情况,吴小兰脱口而出、如数家珍。
截至今年10月,吴小兰已经在这个社区工作7年多了,每条街巷、每个家庭的基本情况她都烂熟于心。特别是这两年为做好“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工作,吴小兰又挨家挨户走了个遍。
“一标三实”信息采集是一项“最不起眼的工作”,看不到成绩,就像做家务一样,每天重复做同样的事。尽管如此,吴小兰却不厌其烦,全力投入。从2016年启动“三实”信息采集以来,她每天利用中午、晚上休息时间,趁居民下班在家的时候,挨家挨户上门调查、登记,常年不在家的就打电话核实。
在这一过程中,不论天晴下雨,不管白天黑夜,加班加点成为常态。“去年一年天天这样搞,出太阳又不打伞,一身晒得黑黑的,人家都以为我是从西藏回来的”,吴小兰笑着说。
今年4月份启动的标准地址信息采集,要求标注辖区每一栋建筑的经纬度,并拍照上传,还没等所里分派任务,吴小兰就主动提前开展了这一工作。为了拍照方便,她买了一个黑色双肩背包,换了新手机,一有时间就去社区,目前已完成130多栋房屋的标准地址标注工作。
社区居民的“娘家人”
这几年,吴小兰有一块心病,她老是惦记着杨秀莲家里的卫生间漏水问题是否处理好。60多岁的杨秀莲住在社区房屋开发公司年久失修的居民楼里,因其卫生间漏水严重,上厕所必须打伞。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吴小兰管起了“闲事”,协调房产公司和上下楼住户,促成了卫生间维修事项。维修之后,杨秀莲家上厕所不用打伞了,但是房屋实在太旧,防水做不到位,还是有点渗水。“每次路过杨老家我总是觉得有愧,没有完全处理好,”吴小兰对此总是不能释怀。
社区居民徐月华清楚地记得,2017年5月,常年在外打工的邻居李某回来了,因为儿子户口的事一直发愁,6岁的儿子跟着父母在外,一直没有上户,马上就要上小学,不知如何是好。吴小兰知道这一情况之后,利用中午和下班休息时间上门服务,帮助李某准备相关资料,连续两天加班加点,把李某小孩的户口手续办妥。徐月华看在眼里,对吴小兰赞不绝口:“她是最好的民警,办了蛮多实事。”
面对居民的感谢,吴小兰却淡然一笑:“补录户口这样的事太多了,光今年就有16起,举手之劳,太平常了。”
当然,吴小兰做过的“平常事”远不止这些,帮助困难居民,照顾、慰问孤寡老人,都是她的“平常事”。原炭黑厂下岗职工家属石国兵,60多岁、智障残疾、住煤球房,靠低保养活,吴小兰每年都要给他送米、油等生活物资和被子、衣物等生活用品。社区80多岁的五保老人何娟英,腿脚不便,生活比较艰难,吴小兰经常带着自己的女儿上门照顾,买米、买油,添置煤球,并给老人家打扫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