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刘永平)近年来,邵阳市司法局围绕社会管理创新,扎实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2016年,全市在矫社区服刑人员3490人,重新犯罪率控制在0.17%,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聚焦短板建设打造工作平台
社区矫正工作从公安机关移交到司法行政机关以后,工作量成倍增加,司法行政基层基础薄弱,打造好集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帮扶于一体的县级社区矫正中心迫在眉睫。2015年—2016年我市连续2年将社区矫正场所建设纳入了省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在全市建成12个县级社区矫正中心,建筑总面积6100多平方米。社区矫正中心设置了宣告室、监控室、训诫室、社会联络室、心理咨询室、图书阅览室等,逐步实现了集动态监管、应急指挥、人脸识别考勤、远程教育、心理矫治等多项实战功能,极大地提升了社区矫正工作的管理实效。
严格规范执法守住监管底线
按照“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的原则,我市出台了《邵阳市社区矫正工作衔接管理规定》、《邵阳市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暂行办法》、《邵阳市社区服刑人员手机定位管理办法(试行)》等,严把入口关,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罪犯开展社会调查,评估案件累计达10985件。对在矫社区服刑人员日常报到、住所变更、会客、请销假严格审核;根据社区服刑人员再犯罪可能性的大小,结合其回归社会的趋向程度,对其实施基础、宽管、普管、严管四级动态管理;每月对社区服刑人员改造表现情况进行量化计分考核。有效结合人防和技防,依托运营商建立了全市社区矫正信息定位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定位监管、历史轨迹、短信指令、越界警告等功能,实现对社区服刑人员的信息化、科学化管理。对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区矫正监管规定,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社区服刑人员,依法给予奖励;对拒不服从教育管理,违反社区矫正规定的,依规及时落实惩处措施。全市累计警告868人次,撤销缓刑56人,暂予监外执行收监执行16人,撤销假释3人,切实维护刑罚执行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狠抓教育改造提升矫正质量
社区服刑人员在实施矫正期间,按照入矫教育、常规教育、解矫教育三个阶段,突出加强思想、法制、道德教育,增强社区服刑人员的法制观念、道德观念和悔罪自新意识;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行为规范的教育,内容包括社区服刑人员列队、手语操、日常报告、点训等,增强社区服刑人员的身份意识和服刑意识;对有劳动能力的社区服刑人员组织参加社区服务,如敬老院打扫卫生、献爱心等活动,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邀请专家开展心理矫治,帮助服刑人员健全人格,建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如新邵县社区服刑人员李某,从小父母离异,生性自卑孤僻,入矫时逆反心理特别严重,不仅不遵守矫正制度,而且还与工作人员言语冲突。针对其心理特点,我们邀请心理专家,制定矫治方案,经过20多次的谈心教育,李某最终感知到法律的威严,感受到司法干警的人性关怀,终于消除顾虑,走出阴影,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去年,全市组织集中教育11230人次,个别教育8212人次,心理辅导4311人次,社区服务11028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