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外保险 怎么成了没激活的救援卡?

    【时间:2015-06-30 09:34】【来源:邵阳新闻在线】

      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刘波 通讯员 周峻 杨子璇)前不久,在一场车祸中,双清区高崇山镇20岁的唐某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一个生命逝去,这对一个家庭来说已是噩耗。然而,对于唐某的家人来说简直是祸不单行——在事故后索赔保险过程中也遇到了阻碍,唐某购买的意外保险竟然变成了一张救援卡。更恼人的是,救援卡还没有激活,家属无法获得救援费用。

      为什么意外保险变成了没有激活的救援卡呢?去年底,唐某基于对同村人的信任,唐某就在同村的邹某手中购买了相应的保险业务,唐某事后告诉家人,这是一份意外保险。然而事故发生后,唐某的家属才发现死者购买的并非是平安意外保险,而是一张延保集团救援卡。家属方立即找到邹某讨要说法,并且要邹某兑现救援卡上标注的10万元人身意外死亡救援费用。

      然而,经过查询,该张救援卡竟然未经激活,还没有生效,救援卡中提供的救援费用也就无法兑现,双方就此发生了纠纷。

      6月11日下午5时,唐某的家属来到双清区高崇山司法所,就唐某的意外险变成了救援卡一事请求调解。

      当天晚上,高崇山调解委员会组织双方在调解室进行调解。经过双方当事人讲述及电话调查,工作人员了解了事件基本情况。死者唐某的确于2015年年初在邹某手中购买相应保险业务,邹某也承认死者唐某当时要购买平安意外保险,然而自己不是平安保险公司的业务营销员,平安意外保险的相关业务无法办理。而后在邹某的极力推荐下,唐某打消了购买平安意外保险的念头,从邹某手中购买了一张225元的延保集团救援卡。但是,邹某当时没有把这张救援卡的激活事项讲述清楚,导致事故发生后,救援卡却还没有激活无法生效。

      对于整件事对死者家属方带来的损失以及赔偿金额方面,邹某迟迟不愿表态,调解一度陷入胶着状态。调解人员一方面对邹某的做法进行了批评教育,讲述事态的严重性;另一方面对死者家属方积极做好解释和安抚工作。

      经过3小时的连续调解工作,最终邹某同意给予死者唐某家属方8万元经济补偿(略低于救援卡的规定保额),经死者唐某家属方同意后,双方签订协议。

      高崇山司法所一负责人针对此类情况提醒,市民在购买相应保险时,应当事前了解详情,清晰分辨真伪,才能避免损失。

       


    分享到:
    责任编辑:
    2020-2021 © 版权所有
    湘ICP备090294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