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扎根基层的老警察,16年来一直在基层派出所工作,在江潭警务室一干就是12年;他是一名优秀的警察,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破案能手,连续7年考评为优秀。他,就是洞口县公安局石江派出所副所长兼江潭警务室民警谢文军。
勤学苦干树形象
谢文军先后在户籍内勤、刑事侦察、治安管理等多个岗位上工作过,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走上社区民警岗位时,通过对新时期下公安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对社区警务工作的重要性有了较深层次的认识,渐渐爱上了这个岗位,他更是把社区警务工作当作事业来干好。谢文军勤学。他认为:工作要干好,业务精通是前提。对新颁布的法律、法规逐篇学习,对重要内容都做好笔记。凡是工作中牵涉法律、法规,他都耳熟能详;跟社区警务工作关系相关的《消防法》、《身份证法》等法律,他更是如数家珍。他还经常从网上了解外地的先进经验,借鉴指导实际工作。同时谢文军崇尚苦干。为了解掌握辖区的情况,辖区十多平方公里内的农村、学校、厂矿到处看得到他忙碌的身影,治安巡逻、安全检查、法制教育、调解纠纷、查处案件他事必躬亲。谢文军还喜欢多思。随着形势的变化和上级对公安工作的要求,谢文军经常对新时期公安工作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思考,针对江潭辖区内改制企业多、私营煤窑多、又地处交通要道,治安环境十分复杂,管理难度大的现状,他采取依靠党委和群众,广布耳目、严格审批、严格检查、讲究方法、依法查处等有力措施,确保了辖区内无重大安全事故,无群体性事件,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群众安全感普遍增强,对派出所的满意度持续上升。
争做群众保护神
俗话说,群众看公安,关键在破案。身为一名社区警察,首要职责是保护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确保辖区群众的安居乐业。2009年10月一个深夜,一个急促的电话打进来,804粮库有人遭遇抢劫身受重伤。谢文军带领值班人员火速赶到现场,在调查的同时,立即将受害人送往医院,守候照顾一个晚上。由于出警及时,挽救了受害人的性命,后者伤愈后送来“遇险相救,情深似海”的锦旗。2011年年底,江潭辖区被盗牲畜案呈上升趋势,此类案件未破,群众反响极大。在毫无线索的情况下,谢文军带领协警采取蹲点守候的蛮办法,希望在重要路段守候着犯罪分子再次出现。经过两天两夜的守候,没有任何收获,有的同志打起“退堂鼓”,谢文军毅然决定让其他同志轮休,自己始终坚持守候,终于在第三天凌晨将盗窃山羊的犯罪分子胡某抓获。在审讯过程中,连续几天未休息的谢文军累倒在审讯室。经送医院检查,因劳累过度所致,医生建议他休息几天。他笑笑说:“没事,我还要为老百姓去追赃呢。”第二天,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2012年据群众反映,本辖区内石田村张某等人在石江为非作歹,称霸一方。为了不打草惊蛇,谢文军深入群众经秘密调查,掌握了张某等人的敲诈勒索等犯罪初步证据后,便向领导报告,引起县局高度重视,成立由刑侦大队和石江派出所共同组成的专案组。在侦办张某等人涉黑案件中,抓获了黑恶势力成员10人。近3年来,谢文军共破刑事案件65起,治安案件93起,调解矛盾纠纷330余起,有力维护了江潭乃至石江的社会治安稳定。
搭架警民连心桥
社区民警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紧紧相连,帮助群众,调解纠纷,化解矛盾,是社区民警应尽的职责和义务。辖区群众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是谢文军的“大事”。在这一大一小之间,他铺出了一条通向民心的和谐之路。江潭村80岁瘫痪在床的李婆婆要办医保,老人没有身份证和相片,亲人也不在身边,谢文军得知后,带上照相设备上门为李婆婆照相办证。王婆婆逢人就说:“小谢给我办了件大事。”12年来,谢文军主动上门为群众办理户口手续100件,上门送身份证300多个。
谢文军还常常利用节假日串门走户,听取群众的意见,随时掌握群众的思想状况。12年来,他走遍了辖区每一个角落,仅走访笔记就记满5本,字数达6万多字。2010年春节前,谢文军在辖区走访群众时,了解到庆节村一困难群众王某,因身患癌症过年都成问题时,他立即掏出口袋仅有的800元钱,递给了王。随后他又把王家中困难情况向村委会反映,终于使王获得了低保,生活有了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