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近50岁的李柔均,1994年参加公安工作,从警19年,一直从事基层派出所工作。他常说:“熟悉一方土,方知一方事”,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自2012年担任城南派出所神滩社区民警以来,扎根社区,心系群众,在平凡的社区民警岗位上,全力维护社区安全,热情为社区群众服务,赢得了社区群众的拥戴和信赖。
扎根基层,切实服务人民
李柔均的警民联系卡上有这么一句话:有事情请打电话,我会尽快赶到。这是一个人民警察的庄严承诺。对于社区老百姓来说,李柔均的电话就是110;对于办事群众来说,李柔均的家就是派出所。经常一大早,天还没亮,他就被人喊起床;到了晚上,夜已深,又被人叫走。李柔均儿子尚小,只有五岁,为了既尽到父亲的义务又不耽误工作,李柔均常常是一手提着一个书包,一手牵着年幼的孩子或在处理社区警务,或在调解群众矛盾纠纷,有时候时间晚了,错过了吃饭的时间,就是两碗泡面解决一餐。
去年3月份的一天晚上,他刚给孩子做好饭菜,这时接到社区群众的电话:“李警官,快来啊,老王、老李他们两家又打起来了。”神滩社区8组的王、李两家,因地基纠纷争吵了十几年,李柔均接手该社区后,就这起棘手的矛盾调解过多次。接到电话,他迟疑了,年幼的儿子独自在家,邻居凑巧又出门了,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人照顾,可事情紧急,他来不及细想,给儿子放好动画片,叮嘱孩子不要外出,便骑上摩托车来到发生纠纷的地方。两家人正又闹得不可开交,锄头、扁担已拿在手里,紧张的气氛一触即发,李柔均组织附近的居民将两家分别劝回,苦口婆心地两头做工作,等事态平息下来,他才想起家中的孩子,这时天已经很黑了。他心急火燎地回到家,还未开门已听到门内孩子的哭声,打开门,孩子坐在地上,小脸上挂满泪花,旁边是打碎的开水瓶,一地的碎玻璃渣和水,孩子的手上两个透明的大水泡。老李一把抱住孩子,眼泪簌簌地往下掉:“孩子啊,爸爸对不起你。”除了这句话,他再也说不出其他的话语。
经过李柔均耐心细致地多次调解,神滩社区这起大家认为无法调解的矛盾得终于到化解。老王握着李柔均的手说,“李警官,你真是我们老百姓的贴心人!”
加强防范,构筑防控网络
李柔均坚信“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理念,动员群众开展社区治安巡逻和群防群治工作。他组织社区48名老党员、治安积极分子,成立义务巡逻队,每天上午围着菜场转,防止盗窃自行车、摩托车案件的发生;下午围着居民住宅转,防止白天入室盗窃案件的发生;晚上围着学生转,确保学生平安到家,防止抢夺、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案件发生。小小的义务巡逻队转出了辖区的大平安。
社区民警的基本职责是治安防范,李柔均在担任神滩社区民警半年时间,却成功查处本辖区吸毒人员14名,办理毒品案件3起。一位普通的社区民警变成缉毒能手,李柔均是怎样做到的呢?李柔均有个笔记簿,上面密密麻麻地记满了辖区重点人口、吸毒人员、被通缉嫌疑人、被盗车牌号和辖区不同时期的案件特点等,他不定期地对这些人进行检查走访。李柔均称:吸毒人员特征比较明显,身形瘦削,双眼无神,所以巡逻的时候一见到这类人,他都会进行盘查,并对可疑人员的尿样进行检验。
由于缉毒厉害,李柔均成了吸贩毒人员的“眼中钉”。为此,他经常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辱骂电话,家中的信箱专门收到匿名信件,一些人还对他进行威胁,要他“小心点”。面对威胁和恐吓,他没有退缩,他说:“毒品是社会的肿瘤,如果任其泛滥,必将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我们的使命,就是要把毒品的危害降到最低。”
神滩12组的周某是“当地一霸”,寻衅滋事、聚众吸毒、欺压乡里,邻里乡亲对此是敢怒不敢言。李柔均了解这一情况后,暗下决心,一定要将这颗“毒瘤”拔掉。李柔均在周某住所附近进行摸底排查,在抓获的吸毒人员中收集线索,在周某经常吸毒的地点进行蹲点守候,炎炎夏日,几天蹲守,汗水让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李柔均捂出了一身痱子,腿脚布满数不清的蚊咬脓包。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半个月的不懈努力,终于有一天,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周某家门前,鬼鬼祟祟得十分可疑。事情紧急,通知其他的同事赶来已来不及,他组织周围热心的群众将周某家各个出口守住,时机成熟,李柔均一脚踹开周某家木门,将正在家中吸食毒品的周某抓获,并当场收缴周某所持有的大量毒品。至此,“神滩一霸”被彻底铲除,神滩社区人人拍手称快。
情系群众,构建和谐社区
为了给群众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服务,李柔均坚持做到勤走、勤看、勤问。为尽快熟悉社区情况,他还亲手绘制了一张社区平面图,上面标出了每家每户所在单元及楼层的位置,特别是重点管理人口的位置。他在上任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把所管辖社区每户居民的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
神滩社区九组的老赵老两口带着孙女玲玲一起生活。玲玲因为从小父母离异,一直没上户口。她看到同龄孩子都已背起书包上学,也吵着要去学校读书。老两口为此急得睡不着觉,但又因年纪大不方便去帮玲玲办户口。李柔均知道后,多次往返玲玲家收集资料,并到外地玲玲的父母家核实情况,将办理落户的手续补齐,帮助孩子落了户,玲玲终于如愿以偿地进了校门。
去年年初的一天,李柔均在入户走访一困难职工时了解到,社区有户人家,儿媳在外打工,快八十岁的老母亲靠在外捡拾废品,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子,还有两个年幼的孙儿,一家四口租住在不足三十平方米的街边平房里,生活十分困难。李柔均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经过多方沟通和努力,为这户人家办理了低保,并经常到家中看望。去年9月学校快要开学的时候,老人一家为两个孙儿的学费没着落发愁。在求借无门的情况下,老人想到了经常上门嘘寒问暖的社区民警李柔均。抱着试一试的心理,老人打通了李柔均的电话。接到电话后,李柔均没有丝毫犹豫,来到银行取出当月的工资,怕钱不够,他还将钱包里剩下的钱一并拿了出来。城南派出所的其他民警知道此事后,自发组织捐款,买了水果、生活用品,和李柔均一起来到老人家。李柔均将钱交到老人的手中,老人抓着李柔均的手紧紧不放,感动得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