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时节,记者走进隆回县公安局滩头派出所,在接待室里,只见墙壁上挂满了从2006年到2011年“群众最满意单位”的锦旗。而在此之前,谁能想到滩头派出所曾连续4年被群众评为“最不满意单位”呢?谈起今日的变化,全所干警无不称赞他们有一个群众满意的好所长李志平。
李志平2006年受命于危难之际,一干就是六年,成为派出所最年轻最优秀的所长之一。他将以人为本的信念,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个决定中,他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正是这种以群众为本的办事宗旨,才让滩头派出所展现今日的面貌。
群众贴心人
白若村有位瘫痪老人叫刘炳元,他卧病在床二三十年,妻子早已离他而去,孩子也都不在身边,无人照顾。2009年5月,村干部想为老人申请低保户补助,需要办理身份证。而老人的病痛,十几公里的山路,让原本简单的事情变得困难。在大走访行动中了解到这一情况,所长李志平立即准备办理身份证所需的工具,亲自到老人家中,花费两个小时,费尽周折,才为卧病在床的老人拍摄了合格的身份证照片。李志平感于老人的贫困,更是私人拿出慰问金为老人贴补家用。老人喜不自禁,喃喃说着“我儿子都没这么关心我啊”。半个月后,派出所民警亲自将办好的身份证送到老人手中时,老人感激地说不出话来,只是将民警的手握了又握,直到离开都不愿放手。
“群众的事无小事,群众满意是天大的事。”这是李志平的座右铭,也是滩头派出所每一位民警的行事指南。2008年,滩头所民警依次来到每个村落,让村民在家门口便办理了二代身份证。
温情执法者
2011年春节前夕,民警巡街时发现,大坡村一鞭炮厂厂长刘盛海正开着一辆报废车辆在滩头镇街上贩卖烟花鞭炮。民警上前询问刘盛海,并对车辆与货物进行检查。刘盛海望着民警走向自己,恐惧中透着担忧,想着这下难逃货车被扣,数千元的鞭炮也不知能否保住,甚至还要接受罚款。民警依法查扣刘盛海的车辆和鞭炮后,经与村干部进行联系沟通,了解到刘盛海家庭生活困难,经多方筹措才凑够开鞭炮厂所需的资金,好不容易才将鞭炮厂建起来。李志平得知后,首先对刘盛海进行法律普及与教育,告知他不能使用报废车辆运输鞭炮,及时转移货车上的危险物品,然后帮助他修理报废车辆,最后告诉他安全经营鞭炮厂需要注意的问题。这个“处罚”结果无疑令刘盛海非常满意。
正是滩头派出所民警的这份热忱,才让滩头镇百姓放心将自己的利益与信任交托。2010年1月,隆回县政府要求滩头镇政府进行申家村电力改造工程。因为村民对镇政府仍保留意见,电力改造工程陷入僵局。镇政府向派出所“借兵”,李志平带领全所民警全力以赴,对村干部与百姓进行沟通,更是凭借百姓交托的信任,为电力改造工作创造了突破口,圆满完成了这项工程,不负政府与百姓的期望。
平安守护神
作为公安派出所,滩头派出所承担着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使命。在这五年间,滩头所处理不少陈年积案,如2003年发生的刘XX寻衅滋事案,涉案人员十余人作案后一直潜逃在外,受害人连年进京赴省上访,影响极坏。滩头所民警一直没有放弃,直到2010年12月8日将所有涉案人员全部抓获归案。同时,滩头所进行了打击地下六合彩专项行动、打击“两抢一盗”行动,尤其是在2011年全国“清网行动”中,滩头所不计代价,数次往返广东等地,对逃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共抓获故意杀人案逃犯2名,抢劫案逃犯1名,为全县“清网行动”立下汗马功劳。
在这些成绩面前,一件“小事”更吸引笔者。滩头镇大坡村有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叫祝菊英,她告诉民警,她的养子将她打伤,经鉴定确定为轻伤,老人的养子见惊动了公安机关,更是逃往广东。老人知道情况后,身上的伤加上心里头的痛,眼里充满了绝望。有人建议,这种烂摊子推给司法所便是,既然案子已经破了,便不归派出所管了。李志平思量一阵,决定带着一名民警亲自赶到广东,找到老人的养子。经过双方协调,老人养子同意支付祝菊英的医药费用,并承担起赡养老人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