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华宁:战士·勤务兵·实干家

【时间:2012-06-01 10:22】【来源:邵阳新闻在线】【字体:

  现年37岁的蒙华宁,1997年通过公务员招考进了公安队伍,从基层派出所一名普通民警干起,先后担任过副所长、所长,2009年2月,被选拔担任绥宁县公安局纪委书记。在2009年“6.9”洪灾,2010年“6.17”洪灾中,这位年轻的纪委书记,以其对党忠诚、对人民爱戴的大爱精神,以“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的坚定信心,为绥宁人民夺取抗洪救灾的最终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绩。2011年12月,蒙华宁获得“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抢救生命的“战士”

  当灾难来临时,生命至上。2009年6月9日,绥宁县暴雨成灾。县境内红岩镇、黄土矿乡灾情最严重。凌晨4时,新任的绥宁县公安局纪委书记蒙华宁临危受命,率30名警力迅速赶赴受灾现场。凶猛的山洪荡涤着稻田,冲涮着道路,淹没了民房,洪水肆无忌惮地摧毁着四周的建筑,将十多名群众围困在一小块陆地上,情势相当紧急,随时有被冲走的危险。“不能等,救人要紧”!蒙华宁果断地找来四根木头绑成木排,凭借自己熟谙水性的优势,毅然跳入洪水中,好几次,凶险的洪浪差点将他摔出去,但他凭借自身良好的心理与身体素质,毅然将受困的十多名群众救回了岸边。当蒙华宁将群众安置好后,突然感到一股钻心般疼痛,同去的民警发现鲜血浸红了他的左裤管,并不断地往外流,挽起裤脚一看,只见左小腿划开了一道又长又深的口子,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受的伤,流了多少血。

  鞠躬尽瘁的“勤务兵”

  做人民的公仆,就当鞠躬尽瘁。2010年“6.17”洪灾后,根据该县县委的安排,蒙华宁受命抽调到“6.17”重灾区瓦屋乡官路村驻村救灾。当时,全村满目疮痍,人心浮动,严重影响灾后工作的顺利进行。到村后的蒙华宁,每天早出晚归,挨家挨户亲自收集第一手受灾资料,核实受灾损失,安抚灾民情绪,宣传政府救灾政策。特别是灾民最关注的救灾物质发放,蒙华宁和村干部严格按照调查的第一手资料,坚持“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把每一床棉被、每一件衣服、每一斤大米、每一桶食用油、每一包方便面都发放到了灾民手中。蒙华宁每发放一批救灾物资,都将帐目张榜公布在村里的墙上,做到发放公正。他所经手发放的救灾物资价值数以万计,在全村没有引发任何怨言。为确保大灾之后不蔓延大疫,蒙华宁带领村民对各受灾村落清碍清淤,掩埋发臭的家禽家畜,亲自背着喷雾器挨家挨户消毒。在驻村救灾的两个月里,蒙华宁黑了、瘦了。看到不分日夜穿梭在救灾每一个角落的他,受灾群众们心酸了:“这位年轻的公安领导,真能吃苦,做事又公正,真暖人心哪。”

  灾后重建的“实干家”

  “一个真正的实干领导是百姓之福”。灾后重建,是第一要务。驻村救灾的蒙华宁看到了这点,他觉得不能单靠政府的救济,要发动群众自救。蒙华宁召集村支两委征求意见,他的想法得到了村支两委的赞同。他带领村组干部、共产党员、先进群众,进行生产自救行动。他们迅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重建计划,分头发动群众,攻克一个个难关。村里2个蓄水池被泥沙填满,4000米的进水管荡然无存。群众没有清洁的饮用水,重建工作便无从说起。蒙华宁带领10余名青壮劳力,把水池内的泥沙一担一担挑走。由于泥沙含水量大,踩在上面作业深可没膝,蒙华宁在抗洪时受伤的左腿受到浸泡感染,一瘸一瘸的,但他全然不顾,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白天干,晚上架着火把接着干,奋战两天两夜,终于把水池清洗干净,其他组也将水管迅速架设好,清澈的泉水流进了每家每户。自来水问题解决了,蒙华宁又和村民们垒砌堤圹,捞沙填路,清淤复田……。整整一个多月,蒙华宁流汗一个多月,劳作一个多月。歇工小憩时,草帽罩在脸上躺下就睡是常事。有时为了节约往返时间,午饭都挑到了工地上。蒙华宁常常是放下饭碗第一个上工的人。短短一个多月,全村架设自来水管4000余米,砌河堤1000余米,修复水渠2300余米,恢复村组公路1800余米。

相关内容

分享到: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领导班子 - 动态消息 - 荣誉成绩 - 网站声明-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9-2023 © www.shaoyang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邵阳新闻在线 版权所有